大源渡航電樞紐工程
大源渡航電樞紐工程位于湖南省衡東縣湘江干流,上距衡陽市62km,下距株洲市120km,是湘江衡陽至城陵磯段439km千噸級航道整治的二期項目,被列為“九?五”期國家重點建設項目,是交通運輸部實施“航電結合、以電促航、滾動開發”的試點工程,也是我國內河航運建設首批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的項目。工程靜態投資18.95億元,動態投資20.97億元。樞紐主要由船閘、電站、泄水閘、壩頂公路橋、魚道等組成,工程于1995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, 1998年12月31日,首臺機組并網發電,一線船閘正式通航。從截流到首臺機組并網發電,創世界安裝調試同類機組的最快記錄。2000年5月全面建成投產,項目榮獲“國家優秀設計銅獎”、“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”,是我國內河航運建設領域首個獲此殊榮的工程建設項目。
建設大事記
1995年12月20日,樞紐工程建設正式開工。
1998年12月31日,首臺機組并網發電,船閘正式通航。
1999年11月28日,四臺機組全部并網發電。
2000年04月01日,壩頂公路橋全線正式通車。
2000年05月01日,庫區工程基本完成,水庫按正常蓄水位50米運行。
2001年12月27日,通過交通部、湖南省聯合組織的竣工驗收。
2007年09月27日,0#機組并網發電。
2016年09月09日,二線船閘及魚道工程開工建設。
2019年09月27日,二線船閘正式通航
樞紐在航運、發電、旅游、灌溉、交通等方面效益顯著。航運:渠化航道62km,使衡陽到大源渡之間的航道由Ⅴ級提升為Ⅱ級,大大提高了湘江的通航能力。二線船閘通航將大源渡航電樞紐船閘年單向通過能力由1200萬噸提升至3710萬噸。發電:樞紐電站總裝機容量13萬千瓦,設計多年平均年發電量5.85億千瓦時,自投運以來累計發電已超過120億千瓦時, 交通:壩頂公路橋,一橋跨兩岸,一壩接兩地。極大地改善了兩岸的交通狀況,促進了兩地的經濟、文化交流。旅游:改善了樞紐及其上游沿岸景觀,工程主庫區和洪泛淹沒區已納入衡山萱洲國家濕地公園范圍,與南岳衡山風景區交相輝映,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。灌溉:樞紐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53200km2,庫區5332畝農田的灌溉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。
分公司是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,先后榮獲了全國“模范職工之家”、國家級“青年文明號”、全國水運系統“安全優秀班組”、全國“安康杯”競賽“優勝班組”、中國海員工會“工人先鋒號”、省“五一先鋒集體”、省交通系統兩個文明建設“先進單位”、省廳直屬機關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、“湖南省園林式單位”、湖南省勞動競賽“先進班組”、“交通杯”勞動競賽“先進單位”、湖南省“電力安全生產示范班組”、“省屬監管企業文明窗口單位”等國家級、省級榮譽稱號。